![]() |
地址:河南郑州高新区化工西路 电话:037155611699 手机:15238303999 邮箱:1580720135@qq.com 网址:http://www.slzgkj.com |
伴随着大量工业场地的迁移与重建,和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固体垃圾的随意堆放都对土壤环境造成伤害,土壤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污染土壤修复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对需求端而言,开展污染土壤修复防治工作主要有两大动力——土地利用价值以及污染土壤修复防治监管考核压力。对于土地利用价值高的地块,修复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的地块,法治监管与责任落实则是推动修复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十三五”首次将土壤环境质量纳入指标考核体系并定为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对于农用地,还要求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 1000万亩(合66.7万公顷)。加之部署首次全国土壤详查及全国土壤监测网建设、先行区以及试点示范等工作,显著地带动了市场发展。
其中,在土壤详查、监测方面,农用地详查调动了约3. 5万人参与,建设用地重点行业企业动员了超过500家第三方调查单位参与,假设单位点位投资额为1万元,概算总需求超60亿元。耕地治理修复任务若按3000元/亩(合45000元/公顷)的单价估算,土壤修复资金需求达约300亿元。在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方面,若按750元/米2的单价概算,投资需求超450亿元(含退出地块),其中,因目前名录中约30%的地块尚未开展修复,预计仍有超130亿元需求待释放。同时,在产企业监测与修复工作也进入起步发展阶段。此外,历史遗留与在建/生产矿山修复工作亦在同步开展,根据自然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累计完成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恢复土地面积超98万公顷。
除污染土壤修复防治任务等带来的项目的直接释放外,近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2020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实施、“清废”行动、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化工园区环境整治提升与产业转移,以及重点区域生态土壤修复等亦间接地加速了局部地区和领域土壤修复需求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