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址:河南郑州高新区化工西路 电话:037155611699 手机:15238303999 邮箱:1580720135@qq.com 网址:http://www.slzgkj.com |
近年来,土壤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居住、身体健康,所以土壤修复防治行动很有必要,且再很早受到关注。现在正是土壤环境修复治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监管治理与市场化工具双强化。
一、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首次全国土壤详查及监测网建设预计于2020年年底完成,其成果将系统性指导“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助力精准解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问题,且土壤监测也将进入常态化,技术手段、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责任。我国“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土壤环境约束性指标,但因为此前污染底数不清、监测能力建设不足等原因,难以实现有效的考核监督。目前国家正在组织相关实践探索,待“土十条”终期考核完成后,相关经验将助力“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职责,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土壤详查结果将按照一定的程序、以合适的方式予以发布,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三、建设落实土壤污染责任制度体系。“谁污染、谁修复”的落实不到位长期以来限制了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我国提出到2025年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其中“落实各类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目前正在编制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预计将于“十四五”出台实施,将结合监管执法进一步压实污染责任人责任。
四、完善市场化工具改善资金短缺问题。因污染底数不清、资金需求规模不明等原因,“十三五”时期部分地区存在污染土壤修复防治专项资金落地难、使用效益偏低等问题;省级基金等投融资机制、“土壤修复+”模式等也尚未成熟。各地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试点示范工作,如何在各类探索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合理调动市场投入土壤修复的积极性,将是“十四五”时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不断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标准规范仍然存在背景值和环境基准严重不足以及缺乏技术规范性文件等问题,难以支持国家及区域土壤环境标准化和差异化管理。在土壤详查与监测网坚实数据支撑下,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土壤环境标准、原位热脱附等技术规范、污染土壤与修复植物资源化利用、污染地块修复后期管理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将持续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